今夏的“外賣大戰(zhàn)”可能在3個月內就額外制造20萬噸塑料垃圾,相當于5500輛公交車的重量。外賣塑料成災,再生塑料行情后市如何?
7月14日,淘寶閃購與餓了么宣布日訂單量突破8000萬,騎手月均收入飆至12500元。這場“外賣大戰(zhàn)”看似是平臺、騎手與消費者的狂歡,但另一組數(shù)字卻鮮被提及,今夏的“外賣大戰(zhàn)”可能在3個月內就額外制造20萬噸塑料垃圾,相當于5500輛公交車的重量。
據(jù)統(tǒng)計,2023年中國消費者消耗了超過213.1億個一次性塑料杯,平均每秒676杯茶飲被消費!隨之而來的,是約43.04萬噸塑料垃圾,相當于北京全市約4個月的塑料生活垃圾。若不采取措施,到2030年,新茶飲行業(yè)每年產(chǎn)生的總廢棄物量將達到124.1萬噸,是2023年的2.8倍。
1、訂單狂飆=塑料垃圾激增
奶茶杯以PP(耐熱)和PET(透明)為主,夏季冷飲占比超70%,PET杯單日消耗量或達5600萬只(按8000萬單×70%估算)。這些杯子因含油墨、封口膜、膠殘留,屬于“低值可回收物”,傳統(tǒng)分揀線需增加15%人工干預才能維持再生顆粒純度,分揀、清洗成本高。回收商收購價常年在2–3元/公斤徘徊,低于普通廢PET瓶3.5–4元/公斤,再生廠寧可收干凈瓶片,也不愿收奶茶杯。
2、“0元購”加劇浪費
“0元購”加劇浪費,廈門、南昌等地門店因“爆單”導致每日廢棄奶茶杯達20-30杯。這些未使用即丟棄的杯子因污染程度高,直接進入焚燒或填埋,完全脫離再生體系。
3、外賣塑料成災:再生行情后市如何?
2025年以來,國內再生塑料市場整體偏弱運行。盡管今夏奶茶外賣日單量突破8000萬杯,帶來逾40萬噸新增塑料垃圾,但調研顯示其社會化回收率不足三成,且材質低值、雜質高,回收商收購價長期低于普通瓶片;在1700萬噸級的全國再生塑料年度供給中,這部分增量僅占0.7%,既不足以改變整體供需平衡,也難以通過高成本的分揀清洗環(huán)節(jié)向價格端傳導。因此,對再生PET、PP主流現(xiàn)貨行情的實際影響微乎其微,短期內價格仍將延續(xù)區(qū)間盤整走勢。長期來看,奶茶回收在總量占比<1%的前提下,再生塑料價格的核心仍在瓶片、膜料等大宗商品級廢塑料的供需上。
東莞市欣恒塑膠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塑膠行業(yè)深耕近20年的塑膠公司,面對外賣塑料激增背后的行業(yè)環(huán)保訴求,以及工業(yè)領域對精密配件的嚴苛要求,我們作為專注工業(yè)塑膠擠出的企業(yè),始終以硬核實力回應雙重期待。
注:相關內容源自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及時聯(lián)系刪除!